• 好家风是最好的“传家宝”

    中国人历来有重视家风家教的传统,一句“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”道尽了人们对家风的无限寄托。家里人在外面成就了事业、做出了贡献,会认为是“家风敦厚”的结果;家里人在外面干了坏事、做出了丑事,则会认为是“辱没家风”的行为。由此可见,家风家教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重要地位。

    11 25-04-27
  • 爱子,教之以义方

    近期,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《注重家庭,注重家教,注重家风》,文中指出,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,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,是如何做人的教育。也就是古人说的“爱子,教之以义方”,“爱之不以道,适所以害之也”。

    20 25-04-11
  • 家书里的家风

    1975年冬,在湖北云梦西郊睡虎地4号秦墓的考古工地上,惊现两枚木牍。考古人员发现:与此地出土的大量记载秦代法律事务的竹简不同,这两枚写满文字的木牍竟然是两封书信,是名叫黑夫和惊的两兄弟写给哥哥衷的家书。家书从数百公里外的淮阳送到他们的家乡云梦,哥哥收到并被陪葬在墓中。

    24 25-03-31
  • 弘扬优良家风 建设文明乡风

    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;文明乡风,家风传承是抓手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“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”,并对“培育文明乡风”作出重要指示。

    5 25-03-22
  • 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

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乡村振兴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。要深入挖掘、继承、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,弘扬新风正气,推进移风易俗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。”新时代新征程,必须通过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。

    33 25-03-19
  • 以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

   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,好的家风关系全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第3期《求是》杂志刊发重要文章《注重家庭,注重家教,注重家风》中强调,“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,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。家风好,就能家道兴盛、和顺美满;家风差,难免殃及子孙、贻害社会”,“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,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”。

    37 25-03-14
  • 家风家训故事—劝学篇—王渔洋

    王渔洋为清代诗坛上做出了很大贡献,他独创诗论“神韵说”,主持清初诗坛长达五十载,一生著述宏富,有三十六种,五百六十多卷。被誉“一代诗宗”、“文坛领袖”。他一生遵循“清慎勤”的为官原则,清正廉洁,勤政爱民,政绩颇多,深受康熙皇帝赏识和同僚赞叹。晚年,他总结一生为官经验,亲书《手镜》50条,教育儿子要审慎处事,洁身自好,关注民生,做一个“不负民”的好官。“清、慎、勤”堪称王渔洋一生为官处世的准则,他告诫儿子也要牢记并领会这三个字的精神。王渔洋在政治上,谨言慎行,小心翼翼。就连康熙也称赞他“人品学问,老成忠厚”。王渔洋传承的纯正家风和丰富家训,为后世子孙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,时至今日,仍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。

    3762 19-10-11
  • 朱自清的家规家风

    提起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、散文家、诗人朱自清,大家非常熟悉。朱自清先生不仅自己一生风骨正气,还用无形的家风涵养子孙。

    888 19-10-10
首页    教育